南马风洞山
风洞山位于辛安泉镇南马村,洞为自然形成的天然洞穴。洞口坐南朝北,洞高约7米,洞内面积约平方米。石窟雕像开凿时间不详。洞内现有题记为唐显庆年间(—)。洞内现存有20余尊大小石刻雕像,保存较为完好。其中最大的为一佛二供养人。中间为一佛,左右各一供养人。风格清瘦,下有题记为供养人的姓名。其余的均为大小不一的单个雕像。最大的通高仅20厘米。东侧有明嘉靖十三年()“山东濮州……明嘉靖十三年游”题记。该造像为唐代佛像,保存较好,是长治地区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本地区佛教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出洞往右转,有一座近10米高,3米宽的二层楼阁,名曰:“圣母梳妆楼”,建筑年代不详。它雕梁画柱,小巧玲珑,镶嵌在山石间,真是巧夺天工。
不知风洞山在历史上有多大名声,据说很早以前,风洞山上有座奶奶庙,远近闻名,香火很旺,不少河北、山东人都来此求子续后。但风洞山最近的出名是在9年的一天,一支地方文物普查队到风洞山下的一个村子里调查。
石窟艺术源于古代印度,而汉式的佛雕石刻至北魏时期开始显露其艺术特色,如洛阳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使中国佛教艺术进入了新的繁荣期。与洛阳石窟、龙门石窟相比,风洞山的二十几尊雕像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在明清建筑和遗存最多的山西上党盆地,这样一处文物景观就不能不算是弥足珍贵的啦。文物普查队这一发现立刻让名不见经传的风洞山名声大振,前来考察、参观、祈拜的人络绎不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chengzx.com/lcsls/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