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人蒋彩玉,在家办起了国学讲堂,还

发布时间:2023/12/17 11:13:09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我曾经在年、年两次跟团参观、采访过蒋彩玉的家庭,加上后来多次耳闻,以致我对蒋彩玉的事迹和荣誉早已熟知:潞城“沼气示范带头人”;潞城“好家风示范家庭”;潞城“十大道德模范”;长治市“模范家庭”;长治市“当代乡贤”;山西省“三晋最美家庭”;全国“绿色家庭”;全国“中国好人”候选人……按说,这些荣誉都是蒋彩玉一张张厚重的名片,闪烁出一道道耀眼的光环。但年近七十的蒋彩玉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安享美誉,而是老骥伏枥,退而不休,用勤奋的犁铧开垦出一块块泛着新的泥土芬芳的方田。国庆节休假期间,与朋友聊起家乡老英雄、老模范的话题,其中聊到了蒋彩玉。朋友不无感慨地说:“人家蒋彩玉在家里办起了《国学》讲堂,还被潞城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特聘为讲师团讲师!”我听后肃然起敬,同时心里又顿生出许多疑问:讲师?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太婆能当上讲师?她怎么能够讲出来那么深奥、那么厚重的国学大课?带着这些疑问,我拨通了蒋彩玉的手机,约定了采访时间和地点。新故事前的旧故事:“我的家庭是一个乱蛋石垒起来的家庭。三代六口人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六口人却亲密得像一窝石榴籽!”——蒋彩玉如是说。家事不外扬。蒋彩玉却滔滔不绝毫无保留地扬了出来!其实她说出来的表面看是家事,实际是家风,一股沁人心脾的和暖之风!年,蒋彩玉被一对农民夫妇从潞城县合室公社合室村抱养到了合室公社中村。那一年,蒋彩玉只有两岁,养父母双双36岁。夫妇大龄,又膝下无子,把抱来的小彩玉当作小仙女一般宠待。无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困荒时期,别说吃营养饭食,就连白面甚至有时候连玉米面也吃不上。常常是夫妇吃黑面煮疙瘩、窝头,让彩玉独吃玉米面或白面,甚至父母饿肚也要让彩玉吃饱。父母的艰苦生活和疼爱在彩玉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大多数人眼里,男孩是木,女孩是水。木能在家生根,水却终要流走。彩玉一年年长大,终于成人了。养父母却一天天愁眉不展起来,他俩知道不用几年彩玉就要出嫁了。谁也没有料到这个蒋彩玉要开门招婿!村里人问她:为甚?她答:守候在父母身边,报恩!年11月份,蒋彩玉招来了微子镇靳东村上门女婿刘成富,两人婚后恩恩爱爱三年,没有生育。夫妇于年正月抱养回来一个两个月大的男孩,取名蒋军政。小家伙在生父母家中排行老五,出生时身小体弱,面黄肌瘦。两位老人先是托人买的炼乳喂养,后来又自做米奶,省吃俭用多年才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一个心里装满爱心的人总是能顾及到身边所有人,就像一根蜡烛一样,只要给一根火柴就会照亮四周,毫不隐藏自己的光芒。为了照顾老伴的情绪,在军政14岁那年,蒋彩玉从山西水泥厂省建公司抱养回一个生下来只有七天的女孩子,取名刘政欣,算是圆了蒋彩玉多年的一个梦想。不为以后得济,单为老伴舒心。用蒋彩玉的话来说,那就是:“除了老父母,我是第一个进这个家门的。我要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负责,不能让其中一个人心里憋屈!”上梁不正下梁歪,干直哪容树梢斜?在以后直至今天三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蒋彩玉始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实际行动勾勒出以崇德、和善、孝敬、诚信为内涵的良好家风,以个人魅力诠释了“最美家庭”的真正含义,被乡人传为佳话。新故事一:“物质扶贫利在当下,精神扶贫功在千秋;物质扶贫是西药,治表不治里;精神扶贫是中药,治的是源头;对于农村来说,我觉得精神扶贫更重要!”——蒋彩玉有她独到的理论。农村贫穷的表现不光是体现在物质的匮乏,还体现在精神的缺失。谈起扶贫,蒋彩玉振振有词,娓娓道来:“我在乡镇工作三十多年,见证了多年的扶贫工作。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扶贫工作见效快,作用大,得民心。比方说家家通自来水,户户通水泥路,村村安装健身器等等。送温暖、搞慰问下乡进村扶贫活动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尤其针对某些肢体健全、思想消极的年轻人来讲作用不大。他是因为懒惰、不想动端才造成家庭贫困的。你给了他三百元想扶持他,他第二天买上酒肉全吃喝了。下次再给他五百元资助他,结果他拿上这钱去打麻将了。”“年年扶贫,年年还贫。根源在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充分调动起人为的积极性。与其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怎样能让更多家庭和谐起来,孝顺起来,富裕起来,这是这些年我琢磨最多的一个问题。”蒋彩玉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情怀!基于这种意识,蒋彩玉想到了大课堂。开啥课?讲些啥?怎样讲?在哪讲?于是,蒋彩玉网上查,书里看,打电话问,多方了解,终于择出良木,看准了《国学》这个大课题,并且结识了龙华金舟国学讲堂的老师,开始潜心钻研《国学》这门大学问。年初夏,蒋彩玉自己投资购买回电视、书柜、桌凳,修起讲台,悬挂起标语,在自家办起了《国学》公益免费大讲堂。一开始听课人并不多,几堂课后,蒋彩玉发现有几个原先听过课的人竟然把自家人也拉进了课堂,后来听课人越来越多,常常是两间房子座无虚席。年,村里把古有的观音阁修葺一新,楼下设立了村级文明实践站,把蒋彩玉堂堂正正请到了村里设立的大讲堂。目前两个课堂交替讲课,冬天自家有暖气在家讲,春夏天气暖和在实践站讲。不是讲师当起了讲师,不是教授做起了教授,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蒋彩玉却做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课堂上,蒋彩玉贯穿《国学》,引经据典,逐字逐句讲解。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仁义礼智信,忠孝德善和……那些文言深奥的东西被蒋彩玉剖析得浅显易懂,入耳入心。课堂下,蒋彩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并分门别类为大家出课题,找问题,解难题,大课堂产生出大共鸣,大课堂收到了大效果。新故事二:“彩玉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真触动了我的心灵!把我心里多年的疙瘩解开了!想要别人笑,你先自己笑;想要矛盾少,多看别人好。这些千真万确的道理我都是在她的课堂上学到的!”——蒋引枝在电话里说。蒋引枝,女,今年67岁,初中文化,潞城区合室乡合室村人。从年4月份蒋彩玉办起家庭国学教育公益道德讲堂开始,她坚持参加每月一次国学大课,几年来从不间断。同时,她还抽时间通过手机学习《国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chengzx.com/lcsls/12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