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文化群”潞城献爱心
5月15日,“上党文化群”近30名群友代表在群主戴玉刚的带领下,到潞城市辛安泉镇石梁村献爱心,给在石梁小学读书的留守儿童胖女送去了群友捐赠的元现金和图书文具、衣物等学习和生活物品。同时,为确保善款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考虑到孩子年龄还小,群友将元善款委托辛安泉派出所所长韩慧珍进行保管,他表示善款所花费的每一笔账目都会在群内公开,确保善款的每一分钱都真正花到孩子身上。一天的活动紧张而充实,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我有诸多感慨想与大家言说。
—爱心与道义—
因为有爱不孤单。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因吸毒被强制戒毒……当这一连串的不幸降临到这个只有十多岁的小姑娘身上时,胖女沉默了,她变的郁郁寡欢,甚至钻在家中不愿再上学,当辛安泉的民警得知这一消息时,是他们在第一时间为胖女送去了关爱之情,探望她,开导鼓励她,逐渐让胖女走出了心理阴影。当群友辛安泉派出所的韩慧珍所长在群里讲这个故事,说到小女孩因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困难时,群友便纷纷伸出友爱之手,捐二三十元的有之,一百二百甚至五百的也有。众人拾柴火焰高,争先恐后的为胖女送上了一份爱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俗话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通过这件事,足以说明,我们上党文化群的所有群友,不只是只会吟诗作文,不只是只爱舞文弄墨,而是一群负有社会责任感,有追求、敢担当的文化人。
—信任与感动—
当捐助活动一发起,大家便纷纷响应,开始通过发红包的形式进行捐助,由于群大信息多,可能开始有的群友没有明白是怎么会回事儿,于是看见红包便抢,而当看到说明之后,便纷纷把所“红包”退了回来。这一方面说明,群友对群管的信任,同时也说明群友并非唯利是图之人,平日里虽然“一分钱”的红包也是“秒杀”,但在道义面前,大红包也是“秒退”,绝不贪图便宜。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吃吧面坊的张向东,当看到我通知报名参加活动的群友去参加活动的消息时,便私信我,说要捐助元,且随即便把元用红包发给了我。要知道,那是我们第一次在“网络相见”,而在这之前甚至连对方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任呀!当然,我知道他信任的不仅仅是我,而是信任我们“上党文化群”这个群体,或者直接了当的说是信任戴玉刚老师,爱屋及乌产生了对我的信任,换作是与他并不相识的你,相信他也一样会这么做。“人无信不立”,我们群中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份感情,保持这份感动,让信任之花永不凋谢。
—细心与奉献—
在活动的前一晚,有群友得知群组织会员到潞城辛安泉镇石梁村开展活动,便纷纷提示路况信息:有指引路线的,有提示路况的,有提醒行车注意事项的……一条条信息暖人心扉。本次活动报名20人,为低碳出行,号召大家拼车,在我打电话安排车辆时,群友们没有推三阻四,每位开车的群友都异口同声的说:行,你安排吧。群友马红星在昌盛电子城经营电子生意,周末可能是一周内生意最好的时候,可为了参加群活动,他放着生意不做钱不挣,不仅免费提供车辆,而且细心的为每辆车配备了一个对讲机,方便大家在途中保持随时联系。群友们表现出的这种体贴入微、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体会到了网络温情的一面,大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工作与追求—
俗话说:心在哪里,成绩就在哪里。在辛安泉派出所,群友们听了韩慧珍所长的讲解后,无不被他们踏实的工作精神所感动。由于地处三县交界处,当地居民打,接到报警电话的不是潞城中心,而是转了个大圈子,打到了黎城中心,再由黎城转到潞城,再转到他们派出所,往往耽误了出警时间,为尽快出警,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他们制作了便于贴在手机上的精美“小贴卡”,印有出警电话的“鼠标垫”等花费小却作用大的小物件;比如他们把辖区内的所有电线杆都编了号,居民只要报出电线杆的号码,他们便可精准定位;比如他们开通了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chengzx.com/lcsxw/7538.html